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关于印发《船舶登记工作规程》的通知

海船舶〔

2017〕46 号 2017 年 2 月 10 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海事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海事局,长江

航务管理局,各直属海事局:

为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登记办法》(交通运输部令 2016

年第 85 号),进一步加强船舶登记管理,规范船舶登记行为,部海

事局组织对 2015 年颁布的《船舶登记工作规程》进行了修订,现将

修订后的《船舶登记工作规程》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船舶登记工作规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船舶登记管理,规范船舶登记行为,根据《中华

人民共和国船舶登记条例》(以下简称《船舶登记条例》)《中华人

民共和国船舶登记办法》(以下简称《船舶登记办法》)以及相关法

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

本规程适用于船舶登记机关办理船舶登记及本规程规

定的其他相关业务。

第三条

船舶登记机关开展船舶登记的业务范围由交通运输部

海事局确定。

第四条 船舶登记机关应设置船舶登记受理、初审、复审、审批、

空白证书管理、证书制作、校核、印章管理、证书发放和归档管理等

岗位。

船舶登记初审、复审、审批人员不得相互兼任;证书制作人员不

得兼任空白证书管理、印章管理或者校核。

第五条 船舶登记受理人员负责申请材料的受理,告知申请人办

理结果。

船舶登记初审人员进行初审,提出初审意见,并管理《船舶登记

簿》和《船舶烟囱标志、公司旗登记簿》。

船舶登记复审人员应为船舶登记部门负责人或其授权人员,提出

复审意见。

船舶登记审批人员应为船舶登记机关分管领导或其授权人员,提

出审批意见。

空白证书管理人员负责保管船舶空白证书及文书,记录空白证书

及文书出、入库台账。

证书制作人员负责领取空白证书,根据审批意见通过信息系统制

作证书。印章管理人员负责保管、使用印章,并保管用印记录。

校核人员负责校核证书填写项目和申请书、申请材料是否一致;

校核用章是否准确。

证书发放人员负责检查领证人的身份,发放证书并作交接记录。

档案管理人员负责整理档案,检查入档材料是否齐全,档案页编

号,制定归档材料清单,将档案装订、分类、排列、编号、装盒、保

存。

第六条 船舶登记机关办理船舶登记,应当遵循依法、公正、便

民的原则。

第七条

申请人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负责;通

过网上申请的,申请人还应当对网上提交电子数据的真实性以及电子

数据和现场提交材料的一致性负责。

第八条 登记申请材料应当为原件,不能提供原件的,可以提交

复印件,并同时提交确认复印件与原件一致的证明文件。

对查验原件后需退回的申请材料,申请人应同时提交复印件。申

请人为自然人的,在复印件上签名,非自然人的加盖公章,注明与原

件一致并签注日期。

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是外文的,应当同时提供中文译本。

第二章 船舶识别号授予

第九条 依照或者拟依照《船舶登记条例》在中国登记的船舶,

应当取得船舶识别号。

第十条 船舶识别号应按照以下规定申请:

(一)境内建造的新建船舶由船舶建造人向建造地的船舶登记机

关申请;

(二)境外建造并拟在中国登记的新建船舶由船舶定造人向拟申

请登记地的船舶登记机关申请;

(三)境外购买、以光船条件从境外租进或者由其他用途转为《船舶登记条例》适用的船舶,由船舶所有人或者光船承租人向拟申请登

记地的船舶登记机关申请。

第十一条

申请人可以携带申请材料到船舶登记机关申请识别

号,也可以先通过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官方网站(以下简称官方网站)

提交电子数据,然后到登记机关提交纸质材料申请。

第十二条

申请船舶识别号需要提交以下材料:

(一)《船舶识别号申请表》,但是已提交电子数据的免予提交;

(二)申请人身份证明及其复印件,如委托他人申请的,需提交

授权委托书及被委托人身份证明;

(三)新建船舶的建造合同,或者现有船舶的买卖合同等所有权

取得证明文件,或者以光船条件从境外租进船舶的光船租赁合同;

(四)新建船舶经批准的船舶设计资料,或者现有船舶的船舶检

验证书,或者境外购买外国籍船舶的旧船舶进口技术评定书。

第十三条

受理人员收到申请材料后,对申请是否属本登记机关

管辖、申请材料是否齐全、文书填写是否完整、申请事项与申请材料

是否一致、复印件和原件是否一致进行审查。

第十四条

受理人员按照下列情况出具受理意见:

(一)申请事项属于本登记机关管辖、申请材料齐全、申请书填

写完整,复印件与原件一致的,应当予以受理,向申请人出具加盖受

理专用章的《海事业务受理通知书》,并将相关申请材料移交初审人

员;

(二)申请事项不属于本登记机关管辖的,应当及时作出不予受

理的决定,向申请人出具加盖受理专用章的《海事业务不予受理通知

书》,并告知申请人向有管辖权的船舶登记机关申请;

(三)申请材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告知并允许申

请人当场更正,申请人更正后,应当受理并书面告知申请人;

(四)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书面告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一次性告知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

受理人员经审查复印件与原件一致的,应加盖“与原件核对无误”

章,并将原件退回申请人。

第十五条 初审人员收到受理人员移交的申请材料后,应当审查:

(一)申请书填写内容与所附材料是否相一致;

(二)网上提交的电子数据与所附材料是否相一致;

(三)申请事项及所附材料是否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识别

号管理规定》及本规程的规定。

第十六条 初审通过的,初审人员将申请信息录入船舶登记系统,

并进行系统校核后上报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初审未通过的,初审人员

将申请材料退回受理人员并告知理由。

第十七条

交通运输部海事局收到船舶登记系统的申请电子数

据后,应结合初审意见对申请情况进行复审。复审通过的,授予船舶

识别号;复审不通过的,通过官方网站告知结果和理由。

第十八条

船舶登记机关应在受理后 3 个工作日内填写初审意

见报交通运输部海事局,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应在 2 个工作日内完成船

舶识别号授予。

第三章 船舶名称核定

第十九条 船舶取得识别号后,依照《船舶登记条例》和《船舶

登记办法》申请登记前,应按照以下规定申请核定船名:

(一)现有船舶,由船舶所有人或者光船租赁外国籍船舶的承租

人向拟申请登记地的船舶登记机关申请;

(二)新建船舶,由船舶建造人或者定造人向拟申请登记地的船

舶登记机关申请。未确定拟申请登记地或者为境外定造人建造的,由

船舶建造人向建造地的船舶登记机关申请。

第二十条

申请人可以通过官方网站申请核定船名,也可以到船

舶登记机关申请核定船名,但使用需经特别批准的船名和在船舶所有人未变更的情况下申请变更船名的,应当到船舶登记机关申请。

第二十一条

申请人通过官方网站申请核定船名,电子数据校核

通过后,初审人依据《船舶登记条例》和《船舶登记办法》进行审查。

审查通过的,予以核定船名,并通过船舶登记系统反馈申请人。

第二十二条

申请人到船舶登记机关申请核定船名,应当提交以

下材料:

(一)《船舶名称核定申请书》;

(二)申请人身份证明及其复印件,如委托他人办理的,需提交

授权委托书及被委托人身份证明;

(三)与国家、政府间国际组织、国家机关、政党名称相同或者

相似的,应当提交同意使用的证明文件

(四)船名变更的,应当提交船名变更的说明材料,共有船舶还

应提交共有人同意的文书,船舶设有抵押权的,还应提交抵押权人同

意的文书。

第二十三条 受理人员收到申请材料后,按照本规程第十三条规

定对申请进行审查,并按照第四十条规定出具受理意见。

第二十四条 初审人员应当审查:

(一)申请书内容与所附材料是否相一致;

(二)所申请船名是否符合《船舶登记条例》《船舶登记办法》

和本规程的要求。

第二十五条 初审通过的,初审人员通过船舶登记系统打印《船

舶名称核定使用/变更通知书》,加盖船舶登记专用章,并转交受理

人员;初审未通过的,初审人员应当将材料退回受理人员。受理人员

通知申请人领取《船舶名称核定使用/变更通知书》并做好记录。申

请人也可以通过官方网站自行打印《船舶名称核定使用/变更通知书》。

第二十六条 船名经核定后,在各个船舶登记机关办理船舶登记

手续时均可以使用,但在 24 小时内未办理船舶登记手续的,经核定的船名自动失效。

第二十七条 船舶所有人未发生变化而需要变更船名的,应当向

船舶登记机关重新申请核定船名,并说明船名变更的原因。新的船名

核定后,登记机关应当在官方网站予以公告,公告发布之日起 30 日

内无异议的,方可办理船名变更登记手续。

第二十八条 船舶所有权转以后需要变更船名的,应当在办理新

的船舶所有权登机前,申请核定使用新船名。船舶所有权转以后继续

使用原船名的,应当在办理新的船舶所有权登机前,申请核定使用原

船名。

第二十九条 船舶所有权注销或者船名变更后,原船名自动注销,

其他船舶不得使用该船名。

第三十条 船舶登记机关应当在 2 个工作日内完成船名核定。

第四章 船舶登记程序

第一节 概

第三十一条 船舶登记应当按照下列程序办理:

(一)申请;

(二)受理;

(三)审查;

(四)记载于船舶登记簿;

(五)发证。

第三十二条 船舶登记实施初审、复审、审批三级审批程序。但

是对于(临时)船舶国籍、船舶登记证书换发和补发,各船舶登记机

关可以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实施两级审批程序。

第二节

申请

第三十三条

船舶登记港由船舶所有人依据其住所或者主要营

业所所在地就近选择,但是不得选择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船舶登记港。

企业法人依法成立的开展经营活动的分支机构经营的船舶,可以依据分支机构营业场所所在地就近选择船舶登记港。

融资租赁的船舶,可以由租赁双方依其约定,在出租人或者承租

人住所地或者主要营业所所在地就近选择船舶登记港。

光租外国籍船舶的,由船舶承租人依据其住所地或者主要营业所

所在地就近选择船舶登记港,但是不得选择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船舶

登记港。

船舶为数人共有的,依据持有最大份额的共有人的住所或者主要

营业所所在地就近选择船舶登记港。最大份额相同的,由共有人协商

确定其中一个最大份额的共有人的住所或者主要营业所所在地为船

舶登记港。

第三十四条

申请船舶登记,申请人应当填写登记申请书,并向

船舶登记机关提交合法身份证明和其他有关申请材料。

申请人合法身份证明,对于企业法人,是指营业执照和(或)组

织机构代码证;对于机关、事业单位或其他组织,是指法定机构核发

的身份证明和(或)组织机构代码证;对于自然人,是指居民身份证

或者户口簿。委托他人申请的,申请人合法身份证包括授权委托书和

被委托人身份证明。

第三节 受理

第三十五条 受理人员收到申请人申请材料后,应当审查申请是

否属本登记机关管辖、申请材料是否安全、文书填写是否完整、申请

事项与申请材料是否一致,核实申请材料是否为原件或者经证明与原

件一致的复印件,收存的复印件是否与原件一致。

第三十六条 受理人员受理申请材料后,应当将申请信息及申请

材料录入船舶登记系统,并按照第十四条规定出具受理意见,注明受

理日期,并提交初审人员。

第四节 审查

第三十七条 初审人员收到受理人员移交的申请材料后,应当审查:

(一)申请材料是否符合法定形式;

(二)申请书内容与所附材料是否一致;

(三)是否符合《船舶登记条例》《船舶登记办法》及有关法律、

行政法规的规定;

(四)船舶登记系统信息录入是否正确。

第三十八条 初审人员审查后,应当填写包括是否符合登记条件、

是否同意登记、拟签发证书有效期等内容的初审意见,签注日期,并

提交复审人员。初审意见为不予登记的,需说明理由。

第三十九条 复审人员收到初审人员提交的申请材料后,应当审

查:

(一)申请书的主要内容和审批单,必要时核查申请材料;

(二)初审意见是否符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要求。

第四十条 复审人员审查后,应当填写是否同意登记的复审意见,

签注日期,并提交审批人员。复审意见与初审意见不一致的,需说明

理由。

第四十一条

审批人员收到复审人员提交的材料后,对初审、复

审意见及相关材料进行审查,填写是否同意登记的意见和(或)其它

处理意见,签名并注明日期,将相关材料退回初审人员。

第五节 办理与告知

第四十二条

审批意见为同意登记的,初审人员应当将有关材料

提交证书制作人员。证书制作人员向空白证书管理人员领取空白证书,

在船舶登记系统管理台帐上签名、注明日期、填写证书编号,制作船

舶登记证书,将相关材料提交印章管理人员。

证书签发日期为审批人审批签字日期。补发证书应在证书签发日

期后注明“补发”字样,证书有效期同原证书有效期。

船舶抵押权登记、光船租赁登记以及船舶注销登记情况应当在船舶所有权登记证书中记载;船舶变更登记情况应当在相应证书中记载。

第四十三条

印章管理人员确认船舶登记证书的种类、数量与审

批人员批准的内容相符后,在证书中文页签发日期处加盖规定印章,

并移交校核人员。

船舶所有权登记证书上打印变更情况、抵押情况、光租租赁情况,

船舶抵押权登记证书、光船租赁登记证明书上打印变更情况的,印章

管理人员应当在打印内容结尾处加盖船舶登记专用章。

第四十四条 校核人员确认证书种类、内容、印章、证书编号无

误后,在船舶登记证书管理台帐“校核证书”栏内签名、注册日期、

填写证书编号、种类。

第四十五条

审批意见为不予登记的,初审人员应当制作《不予

海事行政许可决定书》或《海事业务不予办理决定书》,加盖船舶管

理专用章后,连同申请材料一并移交受理人员。

第四十六条

受理人员应当通知申请人领取船舶登记证书或决

定文书。

证书发放人员核发证书或文书时,应当在船舶登记管理台帐“证

书发放”栏内填写发放证书或文书的种类、编号,签名并注明日期,

并要求申请人在船舶登记证书管理台帐“证书签收”栏中签名、注明

日期。对核发不予登记的决定文书的,证书发放人员还应将申请材料

中收存的原件复印后退回申请人。

第六节

申请的撤回

第四十七条 船舶登记证书签发前,申请人提交书面说明申请撤

回登记申请的,受理人员应立即通知正在办理登记手续的登记人员终

止办理。

第四十八条 船舶登记终止办理后,船舶登记机关应将原登记申

请材料退回申请人,但已加盖与原件核对无误章的复印件不予退回。

第七节 第三人主张权属争议的处理第四十九条 船舶登记申请受理后,船舶登记证书签发前,第三

人主张船舶存在尚未解决的权属争议,申请不予登记的,应当向船舶

登记机关提交下列材料:

(一)有权属争议的情况说明,并列明船舶名称、申请不予登记

的具体事项、主要事实和理由;

(二)存在权属争议的有关证据;

(三)承诺对提交材料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负责,并承诺由此可能

造成的责任的承诺书。

第五十条

受理人员受理权属争议材料后,应当通知船舶登记人

员首先审查权属争议材料,将有关权属争议申请材料移交初审人员,

并将受理第三方主张权属争议的情况通知船舶登记申请人。

第五十一条 初审人员对第三人提交的权属争议材料进行审查,

认为有证据表明船舶存在权属争议,且该争议影响到拟办理的船舶登

记事项的,应当填写拟不予办理申请登记事项的初审意见,并将权属

争议材料与传播登记申请材料一并移交复审人员;初审人员认为无证

据表明船舶存在权属争议,或者该争议与拟办理的船舶登记事项无关

的,应当填写拟继续办理申请登记事项的初审意见,并将权属争议材

料与船舶登记申请材料一并移交复审人员。

第五十二条 复审、审批人员审查权属争议材料与船舶登记申请

材料后分别作出复审、审批意见。

第八节 办理时限

第五十三条 船舶烟囱标志和公司旗登记,船舶登记机关应当在

5 个工作日内完成初步审定并安排公告。公告期满无异议的,应当在

2 个工作日内将申请登记事项记载于船舶登记簿并核发证书。

第五十四条 其他登记事项,船舶登记机关应当在 7 个工作日内

将申请登记事项记载于船舶登记簿并核发相应证书,或者做出不予登

记的决定。第五十五条 公告时间不计入船舶登记办理时限。

第九节 归档

第五十六条 档案管理人员应当将申请材料、审批材料及证书复

印件等进行整理、归档,并填写《船舶登记档案清单》。

第五十七条

船舶登记档案应在每次登记完毕后的 5 个工作日

内入档。入档的所有文件、证明和证书的复印件,均应盖上“与原件

核对无误。××海事局(处)。核对人签名。 年 月

日”章;入

档的已注销证书原件,每页均应盖上“业已注销。××海事局(处)”

章。

第五十八条 船舶登记档案内的复印件规格为 A4(或不超过 A4)

的纸张。档案中每次登记的审批单、申请书及申请人提交的其它材料

等应放在一起,按时间顺序排列,建立卷内目录,在案卷材料正面的

右上角和有文字的反面的左上角编页号。

第五十九条

同一船舶登记机关对同一船舶应建立一份档案,并

采用统一的船舶登记档案专用袋收存。

第五章 船舶登记项目

第一节 船舶所有权登记

第六十条 船舶所有权登记由船舶所有人提出申请。共有船舶由

全体共有人共同提出申请。

第六十一条

申请办理船舶所有权登记,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船舶所有权取得证明材料;

(二)新建船舶的船舶建造检验证书,现有船舶的船舶检验证书,

或者境外购买外国籍船舶的技术评定书;

(三)船舶正横、侧艏、正艉、烟囱等照片;

(四)共有船舶的,还应提交船舶共有情况证明材料;

(五)船舶所有人是合资企业的,还应提交合资企业出资额的证

明材料;(六)已经登记的船舶,还应提交原船舶登记机关出具的船舶所

有权登记注销证明书。

第六十二条 根据船舶所有权取得的途径不同,船舶所有权取得

证明材料包括:

(一)购买取得的船舶,提交购船发票或者船舶买卖合同、船舶

交接文件;

(二)新造船舶,提交船舶建造合同和交接文件;

(三)因继承取得的船舶,提交具有法律效力的所有权取得证明

文件;

(四)因赠与取得的船舶,提交船舶赠与合同和交接文件;

(五)依法拍卖取得的船舶,提交具有法律效力的拍卖成交确认

书和船舶移交完毕确认书;

(六)因法院裁判取得的船舶,提交生效的的裁判文书,交接文

件或者协助执行通知书;

(七)因仲裁机构仲裁取得的船舶,提交生效的仲裁文书和交接

文件;

(八)因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划拨、改制、资产重组所有权发

生转移的船舶,提交有权主体出具的资产划拨文件或资产重组船舶所

有权归属证明,交接文件;

(九)因融资租赁取得船舶所有权的,提交船舶融资租赁合同和

交接文件;

(十)自造自用船舶或其它情况下,提交足以证明船舶所有权取

得的证明文件。

第六十三条

申请办理建造中船舶所有权登记,应当提交下列材

料:

(一)船舶建造合同,如建造合同对建造中船舶所有权约定不明

确的,还应提交船舶建造各方共同签署的建造中船舶所有权权属证明;(二)建造中船舶的基本技术参数;

(三)5 张以上从不同角度拍摄且能反映船舶已建成部分整体状

况的照片;

(四)船舶未在任何登记机关办理过所有权登记的声明;

(五)共有船舶的,还应提交船舶共有情况证明材料;

(六)船舶所有人是合资企业的,还应提交合资企业出资额的证

明材料。

第六十四条

船舶所有权登记中的所有权取得日期是船舶交接

文件记载的船舶交接日期或者其他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的文书记载的

日期。当事人对所有权取得日期另有约定的,为约定的日期。

第二节 船舶国籍

第六十五条 船舶国籍登记由船舶所有人提出申请。

第六十六条

申请办理船舶国籍证书,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船舶所有权登记证书;

(二)法定的船舶检验机构签发的船舶检验证书簿或其他有效的

船舶技术证书;

(八)已经登记的船舶,还应提交原船籍港船舶登记机关出具的

注销原国籍的证明书或者将于重新登记时立即注销原国籍的证明书。

第六十七条 船舶国籍证书有效期为 5 年,但下列情况除外:

(一)老旧运输船舶国籍证书的有效期不得超过船舶强制报废日

期;

(二)境内光船租赁船舶国籍证书的有效期与光船租赁期限相同,

但是最长不超过 5 年。

第三节 临时船舶国籍

第五十六条

申请办理临时船舶国籍证书,应当按照以下规定提

出:

(一)向境外出售新造的船舶,属于境外到岸交船的,船舶所有权人应当持船舶所有权取得的证明文件和有效船舶技术证书,到建造

地船舶登记机关申请办理;

(二)从境外购买或建造的新造船舶,属于境外离岸交船的,船

舶所有人应当持船舶所有权取得的证明文件和有效船舶技术证书,到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使领馆申请办理。

(三)境内异地建造船舶,需要航行至拟登记港的,船舶所有人

应当持船舶建造合同和交接文件以及有效船舶技术证书,到建造地船

舶登记机关申请办理;

(四)以光船条件从境外租进船舶,光船承租人应当持光船租赁

合同和原船舶登记机关出具的中止或者注销原国籍的证明书,或者将

于重新登记时立即中止或者注销原国籍的证明书以及有效的船舶技

术证书到其住所地船舶登记机关申请办理;

(五)从境外购买二手船舶,需要办理临时船舶国籍证书的,船

舶所有人提交应当持船舶所有权取得的证明文件、有效船舶技术证书

和原船舶登记机关出具的同意注销的证明文件到其住所地或主要营

业所所在地船舶登记机关申请办理;

(六)因船舶买卖发生船籍港变化,需要办理临时船舶国籍证书

的,新船舶所有人应当持船舶所有权取得证明文件和有效船舶技术证

书到变化后的船舶登记机关申请办理;

(七)因船舶所有人住所或者船舶航线变更导致变更船舶登记机

关,需要办理船舶临时国籍证书的,船舶所有人可以在申请注销所有

权登记的同时持有关变更证明文件和有效的船舶技术证书到原船舶

登记机关申请办理。

第六十九条 临时船舶国籍证书的有效期一般不超过 1 年。以光

船条件从境外租进的船舶,临时船舶国籍证书的有效期可以根据租期

确定,但最长不得超过 2 年。

第七十条

已办理临时船舶国籍证书的船舶取得正式船舶国籍证书时,临时船舶国籍证书自动失效,并由新船舶登记机关收回。申

请人也可在临时船舶国籍证书有效期内向原船舶登记机关申请注销。

第四节 船舶抵押权登记

第七十一条 20 总吨以上船舶的抵押权登记,由船舶抵押人和

抵押权人共同向船籍港船舶登记机关申请。

第七十二条 现有船舶申请船舶抵押权登记,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船舶抵押合同及其主合同;

(二)船舶所有权登记证书;

(三)抵押人和抵押权人共同对船舶现状及船舶价值确认的书面

文件;

(四)共有船舶的,还应提交全体共同共有人或者三分之二以上

份额或约定份额的按份共有人同意船舶抵押的证明文件;

(五)已办理光船租赁登记的,还应提交承租人同意船舶抵押的

证明文件。

第七十三条 建造中船舶申请办理船舶抵押权登记,应当提交下

列材料:

(一)船舶抵押合同及其主合同;

(二)船舶所有权等级证书或者船舶建造合同,建造合同中对建

造中船舶所有权归属约定不明确的,还应提交船舶建造合同各方共同

签署的建造中船舶所有权归属证明文件;

(三)抵押人和抵押权人共同对船舶现状及船舶价值确认的书面

文件;

(四)船舶检验机构出具的船舶建造阶段证明及其认可的 5 张以

上从不同角度拍摄且能反映船舶已建成部分总体状况的照片;

(五)抵押人出具的船舶未在其它登记机关办理过抵押权登记并

且不存在法律、法规禁止船舶设置抵押权的声明;

(六)共有传播的,还应提交全体共同共有人或者三分之二以上份额或约定份额的按份共有人同意船舶抵押的证明文件。

第七十四条 船舶抵押权转移的,抵押权人和承转人应当持船舶

抵押权转移合同、债权转让合同、抵押权人已经通知抵押权人的证明

和船舶所有权登记证书、原抵押权登记证书到船籍港船舶登记机关申

请办理船舶抵押权转移登记。经审查符合规定的,船舶登记机关应当

封存原船舶抵押权登记证书,向承转人核发新船舶抵押权登记证书,

并将承转人作为抵押权人载入船舶登记簿和船舶所有权登记证书上。

新船舶抵押权登记证书中抵押权登记申请日期仍为原抵押权登记证

书的抵押权登记申请日期,证书签发日为抵押权转移登记的审批日期。

第七十五条 基于委托贷款合同关系申请船舶抵押权登记的,登

记的抵押权人应当依据抵押合同确定。

第七十六条

船舶抵押权担保的债权数额不得超过抵押人和抵

押权人共同确认的船舶价值。船舶价值超出债权数额的部分可以再次

设置抵押。

第七十七条 抵押人以多艘船舶共同担保同一债权的,共同担保

的债权数额不得超出各艘船舶抵押时的总价值。已设定共同担保的船

舶,视作一个不可分的整体,可共同为其他债权作担保,但各艘船舶

不得再单独作为抵押物担保其他债权。

为共同担保的船舶核发抵押权登记证明书时,每艘船舶担保的债

权数额均应填写抵押合同载明的共同担保的主债权数额,但在抵押权

登记证明书的备注栏内应注明“

XX(船名)、XX(船名)、共 XX(艘

数)艘船舶共同担保 XX(债权数额)元债权”。

第七十八条 抵押人和抵押权人申请最高额抵押权登记的,应当

约定最高债权额。最高债权额不得超出抵押人和抵押权人设置抵押时

共同确认的船舶价值。

第七十九条 船舶抵押权登记证书未经注销不失效。

第八十条 20 总吨以下船舶申请抵押权登记,可以参照本节规定办理。

第五节 船舶光船租赁登记

第八十一条

申请办理光船租赁登记,应当按照下列规定提出:

(一)中国籍船舶以光船条件出租给本国企业或者公民的,船舶

出租人和承租人应当持下列材料共同到船籍港船舶登记机关申请办

理:

1.光船租赁合同或者融资租赁合同;

2.船舶所有权登记证书;

  1. 已办理船舶国籍的,还应提交船舶国籍证书;
  2. 已办理抵押权登记的,还应提交承租人出具的知悉该船已设

置抵押的书面文件。

(二)中国籍船舶以光船条件出租境外的,出租人应当持下列材

料到船籍港船舶登记机关申请办理:

1.光船租赁合同或者融资租赁合同;

2.船舶所有权登记证书;

3.已办理船舶国籍的,还应提交船舶国籍证书。

(三)中国企业以光船条件租进外国籍船舶的,承租人应当持下

列材料到其住所或者主要营业所所在地船舶登记机关申请办理:

1.光船租赁合同;

2.有效船舶技术证书;

3.原船籍港船舶登记机关出具的中止或者注销船舶国籍证明书,

或者将于重新登记时立即中止或者注销船舶国籍的证明书。

第八十二条 船舶在境内出租的,船舶登记机关应当将船舶租赁

情况分别载入船舶所有权登记证书和船舶登记簿,并向出租人、承租

人核发光船租赁登记证明书各一份。已经取得船舶国籍证书的,应在

原船舶国籍证书上签注光船租赁人信息和租期。国籍证书有效期在光

船租赁期限内,可以免于重新核发新的国籍证书。船舶以光船条件出租境外的,船舶登记机关在办理光船租赁登记

时,应当中止或注销船舶国籍,封存或注销原船舶国籍证书,并核发

光船租赁登记证明书。

第八十三条

融资租赁船舶应办理船舶所有权登记和光船租赁

登记,并在光船租赁登记证书上附注“融资租赁”。

建造中的融资租赁船舶,不予办理融资租赁登记。

第八十四条 光船租赁期间,承租人将船舶转租他人,并申请办

理光船转租赁登记的,应当提交出租人同意转租的证明文件。

第八十五条 光船租赁合同期内续租的,出租人、承租人应当在

光船租赁合同期满前 15 日内,持光船租赁登记证明和续租合同,到

船舶登记机关申请办理续租登记。

光船租赁合同期满续租的,视为订立新的光船租赁合同,出租人、

承租人应当申请注销原光船租赁登记后重新办理新的光船租赁登记。

光船租赁合同期满不再续租的,应申请办理光船租赁注销登记。

对于中国企业或公民以光船条件租进外国籍船舶的情形,还应申请船

舶国籍的注销登记;对于中国籍船舶以光船条件出租境外的情形,还

应申请船舶国籍证书。

第六节 船舶烟囱标志、公司旗登记

第八十六条

中国籍船舶的所有人可以向船籍港船舶登记机关

申请船舶烟囱标志、公司旗登记。共有船舶由全体共有人共同提出申

请。

第八十七条

同一公司的船舶只能使用一个船舶烟囱标志、公司

旗。共同申请的船舶烟囱标志、公司旗只能用于申请人共有的船舶。

第八十八条 船舶烟囱标志、公司旗应当具有显著特征,便于识

别,可以包括文字、图形、字母、数字和颜色组合,或上述要素的组

合。

船舶烟囱标志、公司旗不得与登记在先的船舶烟囱标志、公司旗相同或者相似。

第八十九条

申请登记的船舶烟囱标志登记、公司旗不得使用下

列标志:

(一)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名称、国旗、国徽、军旗、勋章相

同或者相似的;

(二)同其他国家或地区及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名称、旗帜、徽记

相同或者相似的,但经其同意的除外;

(三)带有民族歧视、殖民主义色彩的;

(四)有害于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或者有其他不良影响的;

(五)复制、摹仿他人已经注册的驰名商标,或者复制、摹仿、

翻译在其经营区域内有影响力的知名企业的名称或标志,容易导致混

淆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明确禁止的。

第九十条 船舶烟囱标志登记、公司旗登记可以单独申请,也可

以同时申请,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标准设计图纸;

(二)船舶烟囱标志、公司旗设计说明。

标准设计图纸应当彩色印刷,注明标志的尺寸、颜色、设计者姓

名。设计说明应当全面、详细阐述船舶烟囱标志、公司旗中文字、图

形、字母、数字、颜色等要素及其组合的特征和含义。

第九十一条 船舶登记机关应当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符合规定

的,予以初步审定;不符合规定的,不予办理船舶烟囱标志、公司旗

登记。

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船舶烟囱标志、公司旗登记申请人,以相同

或者相似的船舶烟囱标志、公司旗申请登记的,初步审定申请在先的

船舶烟囱标志、公司旗;同一天申请的,初步审定有证据表明使用在

先的船舶烟囱标志、公司旗,申请人均没有证据表明使用时间先后的,由申请人协商取得一致意见后再办理。

第九十二条 船舶烟囱标志和公司旗申请经初步审定后,船舶登

记机关应当在官方网站予以公告。公告发布之日起 30 日内无异议,

或者经船舶登记机关认定异议不成立的,应予办理船舶烟囱标志、公

司旗登记;公告期内有异议且经船舶登记机关认定异议成立的,不予

办理船舶烟囱标志、公司旗登记。

第九十三条 船舶登记机关应当设置《船舶烟囱标志、公司旗登

记簿》,记载登记的船舶烟囱标志、公司旗及其他有关登记事项。船

舶烟囱标志、公司旗登记档案以同一船舶所有人一份档案的方式保存。

第七节 变更登记

第九十四条 船舶登记项目发生变更时,船舶登记申请人应当持

变更项目的证明和与变更项目有关的船舶登记证书向船籍港船舶登

记机关申请办理变更登记。

共有船舶的,还应提交全体共同共有人或者三分之二以上份额或

约定份额的按份共有人同意变更的书面文件。

船舶有多个抵押权登记且变更项目涉及被担保的债权数额等变

化,若对其他抵押权人产生不利影响,还应提交其他抵押权人书面同

意变更的证明文件。无法取得其他抵押权人同意,但仍需继续抵押的,

应注销原抵押权登记后重新办理,抵押权登记日期为重新申请并被受

理的日期。

第九十五条 船舶共有情况变更的,船舶所有权应当办理变更登

记。变更登记日期为船舶登记审批日期,并在登记项目变更栏内注明

共有情况发生变更的具体日期。因船舶共有情况变更需要变更船籍港

的,船舶所有人应申请注销原船舶所有权登记,并向新船籍港船舶登

记机关申请办理新船舶所有权登记。

第九十六条

因航线变更或船舶所有人住所地变更需变更船舶

登记机关的,船舶所有人应当向原船舶登记机关申请办理变更登记,并提交以下材料:

(一)船舶航线或所有人住所地变更的证明文件;

(二)船舶所有权登记证书;

(三)已办理船舶国籍的,还应提交船舶国籍证书;

(四)已办理抵押权登记的,还应提交抵押权人同意变更船舶登

记机关的证明文件;

(五)已办理光船租赁登记的,还应提交承租人同意变更船舶登

记机关的证明文件。

原船舶登记机关应当注销除了抵押权、光船租赁登记外的所有登

记,收回除了抵押权登记证书、光船租赁登记证明以外的其他登记证

书。新船舶登记机关在签发新船舶所有权登记证书时,应在证书上记

载原船舶抵押权、光船租赁登记情况,注明办理船舶抵押权、光船登

记的船舶登记机关名称。原船舶抵押权登记证书、光船租赁证明书仍

然有效。

第九十七条

因船舶名称变更而办理变更登记的,船舶登记机关

应当收回原船舶登记证书,重新核发新的船舶登记证书,并在“登记

项目的变更”栏内打印船船舶名称变更信息。

第九十八条

已经登记的船舶烟囱标志、公司旗需要变更设计图

的,船舶登记机关初步审定后应在官方网站予以公告。公告发布之日

起 30 日内无异议,或者经船舶登记机关认定异议不成立的,应予办

理船舶烟囱标志、公司旗变更登记。

第八节 注销登记

第九十九条 发生以下情形,船舶所有人应当向船籍港船舶登记

机关申请办理注销登记:

(一)船舶所有权发生转移;

(二)船舶灭失(含船舶拆解、船舶沉没)和船舶失踪;

(三)所适用的船舶登记制度发生变化。第一百条

申请办理船舶所有权注销登记,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请所有权注销登记的有关证明文件;

(二)船舶所有权登记证书;

(三)已办理船舶国籍的,还应提交船舶国籍证书;

(四)已办理光船租赁登记的,还应提交已通知承租人的证明文

件;

(五)融资租赁船舶,还应提交承租人同意注销的证明文件。

第一百零一条 船舶登记机关注销船舶所有权登记时,与之相关

的登记一并注销,并收回相关登记证书。

第一百零二条

船舶以光船条件出租境外或者有其他需要申请

注销国籍的情形时,船舶所有人应持申请注销船舶国籍的证明文件和

船舶国籍证书,到船籍港船舶登记机关申请办理(临时)船舶国籍注

销登记。

第一百零三条 船舶担保的主债权消灭或船舶抵押合同解除,抵

押权人和抵押人应当持下列材料共同向船籍港船舶登记机关申请办

理抵押权注销登记:

(一)抵押权人同意解除抵押权登记的相关证明文件;

(二)船舶所有权登记证书;

(三)船舶抵押权登记证书。

第一百零四条 光船租赁合同期满,光船出租人应当到船籍港船

舶登记机关申请办理光船租赁注销登记,光船租赁关系终止,光船租

赁登记申请人应当到船籍港船舶登记机关申请办理光船租赁注销登

记,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光船租赁合同期满或者光船租赁关系终止的证明文件

(二)船舶所有权登记证书;

(三)光船租赁登记证书;

(四)以光船条件出租境外的船舶,还应提交承租人所在地船舶登记机关出具的注销船舶国际证明书或者将于重新登记时立即注销

船舶国籍的证明书,但光船租赁续租的情况下无需提交;

(五)以光船条件从境外租进的船舶,还应提交临时船舶国籍证

书;

(六)融资租赁船舶,还应提交承租人同意注销光船租赁登记的

证明文件或其他法定文书。

第一百零五条 船舶登记机关注销光船租赁登记时,以光船条件

出租到境外的船舶,应发还原船舶国籍证书,以光船条件从境外租进

的船舶,应收回临时船舶国籍证书。

第一百零六条

申请注销船舶烟囱标志、公司旗的,申请人应当

持原船舶烟囱标志、公司旗登记证书到船籍港船舶登记机关申请办理。

第九节 证书补发

第一百零七条 船舶所有权登记证书、船舶国籍证书、船舶注销

登记证明书、船舶烟囱标志、公司旗登记证书遗失或者灭失的,原证

书申请人应当持补发理由的书面说明及相关支持材料到船籍港船舶

登记机关申请证书补发。

第一百零八条 船舶登记机关应在官方网站予以公告,声明原证

书作废。

所有权登记证书补发公告发布之日起 90 日内无异议,或者经船

舶登记机关认定异议不成立的,船舶国籍证书、船舶注销登记证明书、

船舶烟囱标志、公司旗登记证书补发公告发布之日起 3 日内无异议,

或者经船舶登记机关认定异议不成立的,船舶登记机关予以补发新证

书;公告期内有异议且经船舶登记机关认定异议成立的,不予补发新

证书。

第一百零九条

补发的国籍证书有效期与原船舶国籍证书有效

期限相同,并注明补发字样。

第一百一十条 船舶抵押权登记证书、船舶光船租赁登记证书遗失、灭失的,原证书申请人应当向船籍港船舶登记机关报告。船舶登

记机关在官方网站予以公告,声明原证书作废,但不予补发新证书。

申请人申请抵押权注销登记或光船租赁注销登记时,可凭公告单和船

舶所有权登记证书上记载的船舶抵押权登记信息或光船租赁登记信

息办理。

第十节 证书换发

第一百一十一条 船舶所有权登记证书、船舶国籍证书、船舶注

销登记证明书、船舶烟囱标志、公司旗登记证书、船舶抵押权登记证

书、船舶光船租赁登记证书污损不能使用的,原证书申请人应当持换

发理由的书面说明及原船舶登记证书到船籍港船舶登记机关申请换

发证书。

因污损换发的船舶国籍证书有效期与原船舶国籍证书有效期相

同。

第一百一十二条 船舶国籍证书有效期届满前 1 年内、临时船舶

国籍证书有效期内,申请人应当持有有效船舶技术证书到船籍港船舶

登记机关申请换发证书。

因到期换发的船舶国籍证书有效期起始日期从原证书有效期届

满之日的第 2 日开始计算,但不得早于签发日期。原船舶国籍证书可

不收回。

第六章

司法协助执行程序

第一百一十三条 船舶登记机协助法院执行的,应当收存法院送

达的协助执行通知书和生效的裁判文书。

第一百一十四条 船舶登记机关对协助执行材料不齐全、被协助

执行船舶不在本登记机关登记、协助执行事项不明确的,不予接收。

第一百一十五条 船舶登记机关接收协助执行文书后,初审人员

负责审查协助执行内容,提出是否协助执行的意见,并报复审人员。

复审人员审查同意后报审批人员审批。第一百一十六条 船舶登记机关经审查可以协助执行的,应当按

照协助执行通知书载明的内容办理有关手续并录入船舶登记系统。

第一百一十七条 船舶登记机关在协助执行前,又收到其他人民

法院的协助执行通知书的,应当按照收到协助执行通知书的先后顺序

执行。

第一百一十八条 船舶依法拍卖后,新船舶所有人可以凭海事法

院拍卖成交确认书、船舶移交完毕确认书等有关所有权转移的证明文

件,向原船舶登记机关申请办理所有权注销登记,并交回原船舶所有

权登记证书。原船舶所有权登记证书无法交回的,船舶所有权登记机

关应在官方网站公告原证书作废,并办理原船舶所有权注销登记手续。

原船舶所有权登记证书注销后,原船舶国籍证书、船舶抵押权登记证

书、光船租赁登记证书等一并注销。

第一百一十九条 船舶依法拍卖后,船舶拍卖前做出的所有保全

的效力消灭。其他法院没有解除船舶保全措施的,不影响新的船舶所

有人申请办理船舶登记。

第一百二十条

经人民法院生效裁判文书改变船舶所有权归属

的,原船舶所有人应向原船籍港船舶登记机关申请注销原船舶所有权

登记,新船舶所有人凭人民法院生效裁判文书和船舶交接文件办理新

船舶所有权登记。

经人民法院生效裁判文书变更船舶股份的,原船舶所有人和新船

舶所有人应共同向船籍港船舶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

原船舶所有人不申请注销原船舶所有权登记或不配合办理变更

登记,新船舶所有人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后,船舶登记机关凭人

民法院生效裁判文书、强制执行裁定及协助执行通知书等办理船舶所

有权注销或变更登记。

第七章 连续概要记录签发

第一百二十一条

中国籍国际航行客船和 500 总吨及以上的货船必须配备由海事主管机关签发的《连续概要记录》。

第一百二十二条

《连续概要记录》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一)由主管机关签发的连读概要记录文件(表格 1);

(二)针对记载项目发生变化而制订的修正表格(表格 2);

(三)变更索引表(表格 3)。

第一百二十三条

《连续概要记录》记录的内容包括:

(一)船旗国名称;

(二)船舶登记日期;

(三)船舶名称;

(四)船籍港;

(五)船舶所有人及其登记地址;

(六)登记船东识别号;

(七)光船承租人及其登记地址(如适用);

(八)《国际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所定义的公司

名称,其登记地址及其开展安全管理活动的地址;

(九)公司识别号;

(十)船舶所入级的所有船级社的名称;

(十一)根据《国际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向经营

该船的公司签发《符合证明》(或《临时符合证明》)的主管机关名

称;

(十二)向船舶签发《安全管理证书》或《临时安全管理证书》

的机关或认可组织的名称;

(十三)向船舶签发《国际船舶保安证书》或《临时国际船舶保

安证书》的机关或认可的组织的名称;如果进行保安验证与据此发证

的机构不是同一机构,还应包括验证机构的名称;

(十四)船舶注销登记日期。

第一百二十四条 船舶所有人或船舶光船承租人(适用于从国外租进船舶)应当向船籍港船舶登记机关申请《连续概要记录》,并提

交下列材料:

(一)《连续概要记录》申请书;

(二)已填写的中英文表格 1 及其电子文档;

(三)《符合证明》(或《临时符合证明》)复印件;(可通过

海事信息系统查明的,免于提交)

(四)《安全管理证书》(或《临时安全管理证书》)复印件;

(可通过海事信息系统查明的,免于提交)

(五)《国际船舶保安证书》(或《临时国际船舶保安证书》)

复印件。(可通过海事信息系统查明的,免于提交)

船舶管理人持“管理协议”、船舶所有人或船舶光船承租人的授

权书以及前款规定的材料,可向船籍港船舶登记机关申请《连续概要

记录》。

第一百二十五条

《连续概要记录》记录内容第三项至第十三项

所列内容变化时的申请人应当立即向船籍港登记机关申请《连续概要

记录》变更文件,并提交以下材料:

(一)《连续概要记录》变更申请书;

(二)中英文《表格 2》副本及其电子文档;

(三)相关证明材料。

第一百二十六条

船舶由其他船旗转入中国登记且继续从事国

际航行的,船籍港船舶登记机关凭前一船旗国主管机关邮寄的船舶所

持有的《连续概要记录》的全部副本,应船舶所有人申请,签发新的、

连续编号的《连续概要记录》。申请人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前一船旗国主管机关因注销登记而签发的《连续概要记录》

及其复印件;

(二)签发(

1)中所述《连续概要记录》前,船舶持有的所有

《连续概要记录》及其复印件。第一百二十七条

船舶由其他船旗转入中国登记且变更为国内

航行海船或船舶在中国登记期间由国际航行海船转为国内航行海船

的,无需申请办理《连续概要记录》。变更前有关登记机关签发的所

有《连续概要记录》副本应作为船舶登记档案的一部分。

第一百二十八条 船舶由中国船旗转入其他国家登记的,船籍港

船舶登记机关应船舶所有人申请,在办理注销登记手续的同时签发新

的《连续概要记录》,以标明注销情况。新的《连续概要记录》除第

15 项内容作如下中英文对应标注外,其他项目应保持不变:

(一)中文:该船已于(年/月/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办

理了登记注销手续,现转至(船旗国)。

(二)英文:This ship has on the (year/month/day)ceased to

fly the flag of the R.P.China and has been transferred to the

flag of (Country or flag).

船籍港登记机关应当将新签发的《连续概要记录》副本连同此前

船舶所持有《连续概要记录》的全部副本在 3 个工作日内邮寄下一船

旗国政府主管机关。

第一百二十九条 船籍港登记机关签发的《连续概要记录》(表

格 1)在船舶营运周期内连续编号。

第一百三十条

《船舶连续概要记录》发生毁损或灭失,申请人

应立即向船籍港登记机关提出书面报告和具体说明,并申请补发。补

发《连续概要记录》需提供毁损或灭失的书面申请和毁损或灭失的文

件清单。

无论毁损或灭失的《连续概要记录》是否由其签发,船舶登记机

关均应在 7 个工作日内补发毁损或灭失的《连续概要记录》副本的复

印件,并在第 16 项中作如下备注:

(一)中文:根据国际海事组织 A.959(23)号决议案第 12 条,

本复印件系因船舶《连续概要记录》发生毁损或灭失补发。(二)英文:According to Article 12 of IMO Resolution

A.959(23), this document is issued under the request of the

company or master in case of loss of,or damage to, a ship’s

CSR file.

第一百三十一条 经交通运输部海事局授权,船籍港登记机关局

长和主管副局长负责签署《连续概要记录》。《连续概要记录》为中

英文版本,并加盖“船舶文书专用章”。船舶登记机关应制作一份副

本,并加盖“与原件一致”印章。

第一百三十二条

《连续概要记录》申请材料作为船舶登记档案

一部分,与该船的船舶登记档案共同保管,并妥善保存电子文档。

船舶在国内变更船籍港时,应将在本登记机关管辖期间的《连续

概要记录》副本与登记档案一同上传至船舶登记信息系统。

第八章

空白证书及印章管理

第一百三十三条

空白船舶登记证书由空白证书管理人员专人

保管。

第一百三十四条 船舶登记机关应设立船舶登记证书管理台帐。

空白证书入库、出库,证书管理人员应当在台帐上予以记录。空白证

书制作人员领用空白证书,应当在台帐上填写领用记录并签字。

第一百三十五条 作废证书交空白证书管理人员保管,经分管领

导审批后定期交局办公室统一销毁。空白证书管理人员应当将作废证

书的销毁情况记入船舶登记证书管理台帐。

第一百三十六条 船舶登记机关应于每年 6 月、12 月对库存证

书的数量进行清查核对,清查结果记入船舶登记证书管理台帐。参加

证书清查的人数应不少于 2 人。

第一百三十七条 船舶登记专用章(包含钢印)由船舶登记机关

指定专人管理。

第九章 登记簿与档案管理第一百三十八条

船舶登记簿由船舶登记人员在船舶登记系统

中办理业务时自动生成。

第一百三十九条 船舶登记簿由船舶登记机关管理和永久保存,

可以采用电子介质保存,也可以通过船舶登记系统打印纸质介质保存。

船舶登记簿损毁、灭失的,船舶登记机关应当依据原有登记资料

予以重建。

第一百四十条

船舶登记档案包括船舶登记机关在登记过程中

收集和形成的各种文字、图标、照片等资料。

第一百四十一条

本船舶登记机关形成的船舶登记档案在本机

关保管。船舶登记机关发生变化时,原船舶登记机关应在船舶注销之

日起 2 个工作日内,将船舶登记档案清单上传至船舶登记系统。

第一百四十二条 船舶登记机关应当妥善保管船舶登记档案,船

舶灭失(含拆解、沉没)或失踪后,其船舶登记档案应当再保存 10

年。

第一百四十三条 销毁到其或失去保存价值的船舶登记档案,由

船舶登记初审人员和档案管理人员提出意见,列出销毁清单,经审批

人批准后,方可销毁。船舶登记机关应指定专人负责船舶登记档案的

销毁工作,销毁后在销毁登记册上签字。

第一百四十四条

船舶从海事管理机构转往渔业船舶管理机构

登记时,船舶登记机关可提供渔业船舶管理机构所要求的船舶登记档

案复印件,并加盖与原件核对无误章。船舶从渔业船舶管理机构转到

海事管理机构登记时,若渔业船舶管理机构未能提供海事管理机构所

需材料的原件,可接受加盖渔业船舶管理机构确认与原件核对无误印

章的复印件。

第十章 船舶登记资料查询

第一百四十五条 船舶登记资料,包括船舶登记簿和船舶登记档

案。第一百四十六条 船舶权利人、利害关系人可以自己或委托他人

到船籍港船舶登记机关查询船舶登记簿。

第一百四十七条 查询船舶登记簿,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船舶登记资料查询表,明确查询的具体船舶以及需要查询

的事项;

(二)申请人的身份证明,委托他人办理的,提交授权委托书及

受委托人身份证明;

(三)相关船舶权利证明或利害关系证明。

第一百四十八条

符合下列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可以到办理拟查

询事项登记的船舶登记机关查询船舶登记档案:

(一)船舶权利人及其继承人、受赠人和受遗赠人可以自己或委

托他人查询与其船舶权利直接相关的船舶登记档案;

(二)人民法院、人员检察院、国家安全机关、纪检监察部门、

审计部门等有关国家机关及仲裁机构因工作需要,可以查询与所办理

的案件或工作事项直接相关的船舶登记档案;

(三)律师事务所因代理法院已立案受理的诉讼案件的需要,可

以查询与所代理案件直接相关的船舶登记档案。

第一百四十九条 查询船舶登记档案,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船舶登记簿资料查询申请表,明确查询的具体船舶以及需

要查询的事项;

(二)申请人的身份证明,委托他人办理的,提交授权委托书及

受委托人身份证明;

(三)船舶权利人提交相关船舶权利证明,继承人、受赠人或受

遗赠人提交发生继承、赠与或受遗赠事实的证明材料;

(四)有关国家机关及仲裁机构提交本单位出具的载明查询理由

和事项的查询证明以及执行查询任务的工作人员的工作证件;

(五)律师事务所提交法院立案证明、查询事项与案件有直接关系的证明材料。

第一百五十条 船舶登记簿查询由船舶登记初审人、复审人进行

二级审批后办理。

船舶登记档案查询由船舶登记初审人、复审人和审批人进行三级

审批后办理。

第一百五十一条 查询船舶登记簿和船舶登记档案,应当在船舶

登记机关指定场所内进行。查询船舶登记档案,应由船舶登记机关指

定人员负责。

申请人要求出具查询结果证明的,经复审人审核后,可以打印或

复印船舶登记簿中的相关内容,并注明查询日期,加盖“船舶登记资

料查询专用章”。申请人要求复印船舶登记档案的,应列出拟复印材

料清单,经审批人审批后复印,并注明查询日期,加盖“船舶登记资

料查询专用章”。

第一百五十二条 船舶登记机关应当建立船舶登记资料查询记

录簿,记明查询时间、查询事项、申请人、查询结果、是否出具书面

证明、复印材料情况等内容。

查询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文字、材料应由船舶登记机关统一存档和

保管。

第一百五十三条 船舶登记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应当对提供船舶

登记资料查询情况保密,不得擅自扩大查询范围。

第一百五十四条

申请人对船舶登记资料查询中涉及的国家秘

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负有保密义务,不得利用查询结果或获得的

信息开展不正当活动。

第十一章

附 则

第一百五十五条 企业中方投资人的出资额不包括港澳台资本。

境外中资企业在境内投资开办航运企业,其出资额是否计算为中方投

资人的出资额,应当依据相关主管部门出具的证明材料认定。第一百五十六条 本规程自印发之日起实施。《船舶登记工作档

案管理规定》(海船舶字〔

2001〕258 号)、《船舶登记资料查询办法》

(海船舶〔

2009〕266 号)、《船舶烟囱标志公司旗登记管理办法》(海

船舶〔

2009〕449 号)、《船舶名称管理办法》(海船舶〔

2010〕619

号)《船舶登记工作规程》(海船舶〔

2015〕9 号)同时废止。附件 1

申请书填写规定

一、一般规定

(一)申请人应当根据申请登记的内容填写相应的船舶登记申请

书。船舶登记申请书格式由交通运输部海事局统一制定。申请人可以

使用船舶登记机关印制的纸质申请书,也可以使用与标准格式相同的

电子申请书打印版。

(二)纸质申请书应使用兰、黑色水笔,字迹应清晰端正易辨。

(三)申请人为法人的或其它组织的,应按其组织机构代码证、

工商营业执照或其它有效的身份证明文书填写单位全称,并加盖单位

印章。申请人为自然人的,由本人签名。

(四)申请书的申请日期应为递交申请的当日日期,如被登记机

关退回或申请人撤回后重新申请的,申请日期为重新申请的日期。

(五)“交验证书”栏:申请人根据实际递交的申请材料情况,

应交材料或已交材料,在相应文件名称后的“□”内填写“√”;非

应交材料或未交材料,在相应文件名称后的“□”内填写“X”。

(六)申请类别、申请方式、申请人身份等可选择类申请栏目,

在相应文件名称后的“□”内填写“√”。

(七)申请换发或补发船舶登记证书的,应在“备注”栏内注明

“换发”或“补发”。

二、船舶名称核定申请书

(一)申请使用船舶名称数:按实际需要船名数填写(最多不超

过 4 个)。

(二)船舶名称:自行拟定的欲使用船名,根据喜好程度按 1 至

4 顺序排列。拟定船名数可以多于实际需要船名数。

(三)英文名称:拟定船名对应的汉语拼音写法。

(四)曾用名:指该船在本次登记前使用的不同的船名,如没有,则填“——”。

三、所有权/国籍登记申请书

(一)船名:指按本规程申报,并经核准的船名。

(二)曾用名:指该船在本次登记前使用的不同的船名。如没有,

则填“——”。

(三)船舶呼号:指船舶电台执照上注明的船舶呼号。没有船舶

呼号,则填“——”。

(四)IMO 编号:为七位阿拉伯数字,国际航行 100 总吨及以上

自航客船、300 总吨及以上自航货船必须填写。其它船舶如有该编号

的也应填写。没有该编号的则填“——”。

(五)船籍港:按船舶登记软件中列出的港口名称选定。如需增

加或调整,应报主管机关批准后,在数据库中予以增加或调整。

(六)原船籍港:指在本登记机关前使用的船舶登记港。如没有,

则填“——”。

(七)船体材料:按船舶检验证书或资料中船体材料的名称填写。

(八)船舶种类:根据船舶检验证书,按相关管理规定填写。如

遇有数据库未列入的船舶种类,应报主管机关批准后,统一在数据库

中添加。

(九)建成日期:指船舶检验证书或资料中的建造完工日期或船

舶出厂交接文件中的建成日期。

(十)造船厂名:根据建造合同或船舶检验证书或资料填写。

(十一)造船地点:根据船舶检验证书或资料填写。国内建造的,

填写省市名称及造船厂名;国外建造的,填写国名及造船厂名。

(十二)改建日期及地点:按船舶检验证书中的改建完工日期和

地点填写;如没有改建情况的,则填“—”。

(十三)尺度、吨位、主机、推进器:按船舶检验证书或资料中

的数据填写。船舶尺度的数值应保留 2 位小数。吨位的数值保留证书。有两台及以上主机的,总功率栏填写合计总功率。总功率的数值保留

2 位小数。

(十四)航区:按船舶检验证书填写,供制作有关证书时参考。

(十五)所有权取得日期:是船舶交接文件记载的船舶交接日期

或者其他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的文书记载的日期,当事人对所有权取得

日期另有约定的,为约定的日期。

(十六)船舶所有人及其地址:所有人为自然人的,按其身份证

上的姓名和地址填写:所有人为法人的,按其组织机构代码证、工商

营业执照或法人登记文件上的单位全称和地址填写。船舶为数人共有

的,所有人应填写全部所有人名称,地址填写最大份额共有人住所或

主要营业所在的地址。但共有人有约定的,按约定的船舶所有权人名

称及地址填写。

(十七)船舶共有情况:根据船舶共有情况证明文件如实填写全

部共有人的名称和所占有的份额;共有份额以百分数表示。如没有共

有情况的,则填“非共有船舶”。

(十八)申请核发中英文版船舶登记证书的,应在“备注”栏内

填写申请人的英文名称、英文地址。

四、抵押权登记申请书

(一)抵押人名称、地址,抵押权人名称、地址:按抵押合同及

其身份证明文件填写。

(二)债权数额:船舶抵押权担保的债权数额不得超过抵押人和

抵押权人共同确认的船舶价值。

(三)原有抵押情况:按船舶所有权登记证书“抵押登记”栏内

登记的内容填写,未办理抵押登记的填写“无”。

五、光船租赁登记申请书

(一)船舶出租人、船舶承租人:按光船租赁合同及其身份证明

文件填写。(二)租金、租期、起始日期、终止日期:按光船租赁合同的内

容填写。

六、船舶变更登记申请书

(一)变更内容:按实际情况填写申请变更的内容,划去不适用

项。

(二)项目填写:按变更证明内容填写,仅填写变更项目的内容,

未变更项目空白。

七、船舶注销登记申请书

(一)注销内容:按实际情况选择申请注销内容,划去不适用项。

(二)项目填写:标准同“所有权/国籍登记申请书”。

(三)新船籍港名称:依据新船舶所有人的身份证明注明的住址

及主管机关授权的船舶登记机关所辖的港口确定。

八、废钢船登记申请书

(一)船舶拆解单位:按拆解合同的内容及合法身份证明填写。

(二)船舶拆解地点:按拆解合同的内容填写。附件 2

单证审查、填写及证书制作

一、申请书审查

船舶登记受理人员受理申请时,应当按照《申请书填写规定》的

要求对申请书进行审查。对于不符合填写规定的,应予以退回重新填

写。

二、登记审批单填写

(一)《船舶登记审批单》应当使用船舶登记主管机关统一印制

的标准格式的《船舶登记审批单》,也可以使用登记系统中与印制的

标准格式《船舶登记审批单》内容相同的电子版。

(二)《船舶登记审批单》应当使用兰、黑色水笔,以正楷简体

字规范填写,字迹应清晰端正,也可以通过打印填入。

(三)登记受理人员应当填写申请人的基本情况、申请内容、申

请资料情况、受理日期及受理意见。受理日期为申请材料递交并被登

记机关接受的日期。

(四)“审批意见”栏由审批人员在对应的栏目内填写意见,签

名并签注明日期。在审批人签字处,船舶登记机关应加盖船舶登记专

用章。

三、证书制作

(一)所有权登记证书

所有权登记证书应使用主管机关统一指定的船舶登记软件制作。

50 总吨或 75 千瓦以上船舶,应使用 6 号证书(证书流水号的第一位

数字为证书编号),以宋体 12 号字制作。50 总吨或 75 千瓦以下船

舶,应使用 7 号证书,以宋体 9 号字制作。

  1. 船舶登记号:该号码由计算机自动生成。共由 12 位阿拉伯数

字组成,前 4 位为船舶登记机关代码(编号),第 5、6 位为办理登

记的年份后 2 位数字,最后 6 位为登记流水号。2. 初次登记号码:是指船舶第一次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

登记条例》办理船舶所有权登记时所取得的登记号码,一经确定,不

再变化。

对已持有 95 年旧版船舶登记证书的船舶,其初次登记号码为持

有的 95 年旧版船舶登记证书的九位登记号码,不再往前追溯。

  1. 船舶识别号:是指船舶按照《船舶识别号管理规定》申请所

取得的号码,一经确定,不再变化。

  1. 造船地点:国内建造的,填写省市名称及造船厂名;国外建

造的,填写国名及造船厂名。

  1. 船舶所有人法定代表人姓名:所有人为自然人时,填“——”;

所有人为企业或事业单位时,按其工商营业执照或法人登记文件上的

法定代表人姓名填写。

  1. 登记项目的变更情况:每项变更均应记录变更登记项目的名

称、变更前后的数据及变更登记日期,变更登记日期上应加盖船舶登

记专用章。变更登记情况应按登记的时间顺序依次打印。

  1. 抵押情况:抵押登记应记录抵押登记号、抵押人及抵押权人

的名称、债权数额、抵押登记日期,抵押登记日期上应加盖船舶登记

专用章。注销抵押登记,应记录抵押登记号及注销登记日期,注销登

记日期上应加盖船舶登记专用章。

  1. 光租情况:光租登记应记录光租登记号、出租人及承租人的

名称、租金、租期及光租登记日期,光租登记日期上应加盖船舶登记

专用章。注销光租登记,应记录光租登记号及注销登记日期,注销登

记日期上应加盖船舶登记专用章。

  1. 照片:为普通彩色照片,照片上的船名、船籍港等标志应清

晰可见。证书上的船舶照片为船舶正横方向拍摄的船舶全貌的彩色照

片;马克照片(不强制性要求在所有权证书上粘贴)为从船舶正横方

向拍摄的仅烟囱部分的彩色照片,照片上应加盖船舶登记专用章钢印。10. 发证机关及其编号:由登记系统自动生成,并加盖发证机关

的船舶登记专用章。

  1. 发证日期:填写登记审批人员审批的日期。
  2. 其他项目:按审批同意的申请书内容填写。

(二)国籍证书

国籍证书应使用主管机关统一指定的船舶登记软件,按下表的要

求制作。

适用船舶

使用证书

制作字体

字体

制作要求

国际航行船舶

1 号证书

宋体

12

英文应使用大写

国内航行 50 总吨或 75 千瓦及以上海船

2 号证书

宋体

12

——

国内航行 50 总吨或 75 千瓦及以上内河

船舶

3 号证书

宋体

12

——

国内航行 50 总吨或 75 千瓦以下船舶

4 号证书

宋体

9

——

国内航行 50 总吨或 75 千瓦以下内河船

5 号证书

宋体

9

——

  1. 临时国籍证书号码为:P 加 4 位登记机关代码,加登记年份

后 2 位数字,再加 6 位登记流水号,共由 12 位阿拉伯数字组成。

  1. 国籍证书有效期至:填写“某年某月某日”。
  2. 其他项目:按审批同意的申请书内容填写。

(三)抵押权登记证明书

船舶登记机关应使用主管机关统一指定的船舶登记软件,用宋体

9 号字制作抵押权登记证明书。

  1. 抵押权登记号码:由登记软件自动生成,由 DY 加 4 位登记机

关代码加 2 位年份加 4 位流水号组成。

  1. 抵押权登记日期:是指登记申请送达登记机关,并被接受的

日期。

  1. 签发日期:填写登记审批人员批准的日期。
  2. 其他项目:按审批同意的申请书内容填写。

(四)光船租赁登记证明书

船舶登记机关应使用主管机关统一指定的船舶登记软件,用宋体9 号字制作光船租赁登记证明书。

  1. 光船租赁登记号码:由登记软件自动生成,由 GZ 加 4 位登记

机关代码加 2 位年份加 4 位流水号组成。

  1. 变更登记:在证书“备注或变更”栏内,记录变更登记项目

的名称、变更后的内容及变更登记日期,并在变更登记日期上加盖船

舶登记专用章。

  1. 其他项目:按审批同意的申请书内容填写。

(五)注销登记证明书

船舶登记机关应使用主管机关统一指定的船舶登记软件,用宋体

9 号字制作注销登记证明书。

  1. 注销登记号码:由登记软件自动生成,由 ZX 加 4 位登记机关

代码加 2 位年份加 4 位流水号组成。

  1. 兹证明该轮在本机关的________登记(登记号码

:)

填写注销登记的种类和相应登记证书的登记号码。多项登记同时注销

的,登记号码栏内应同时填写各登记证书的登记号码。

日/重新登记之日/注销。日期为

《船舶登记审批单》中审批人员签发的日期。划去“于

日”或“重新登记之日”,只保留其中一项。

(六)废钢船登记证明书

船舶登记机关应使用主管机关统一指定的船舶登记软件,用宋体

9 号字制作废钢船登记证书。

  1. 废钢船登记号码:由登记软件自动生成,由 FG 加 4 位登记机

关代码加 2 位年份加 4 位流水号组成。

  1. 《废钢船登记证明书》中的“有效期至”:按船舶单航次航

行至拆解地点所需时间填写。

  1. 其他项目:按审批同意的申请书内容填写。

(七)无抵押登记证明书船舶登记机关应使用主管机关统一指定的船舶登记软件,用宋体

9 号字制作无抵押登记证明书。

  1. 无抵押登记号码:由登记软件自动生成,由 WDY 加 4 位登记

机关代码加 2 位年份加 4 位流水号组成。

  1. 若船舶所有权未注销,则“船舶所有权登记注销日期”及“注

销登记号”栏目内填“——”。

  1. 其他项目:按审批同意的申请书内容填写。

若因填写内容较多,某栏目填写不下,填写该栏目的字号可予以

缩小。